訪談02. 興趣若是吃飯,那可以當飯吃嗎? feat. Annsley & Andy

幫我買包菸_訪談02

訪談逐字稿

阿瑋: 我們這一集也同樣邀請了Andy還有Annsley來延續上一集的話題,上一集你是講到?

Annsley: 有一個坑

Andy: 我就是挖自己的坑

阿瑋: 挖了一個坑,挖了一個什麼坑?

Andy: 欸等一下,我先自我介紹一下,嗨大家好,我叫Andy

Annsley: 大家好,我是Annsley,大家又見面了

阿瑋: 是天能是不是?還要回復

大家: (笑)

Andy: 必回、必回

阿瑋: OK

Andy: 好啦,上一集我就是挖一個坑給自己跳嘛,就是”興趣到底能不能夠當飯吃?”,還沒有聽上一集的觀眾朋友趕快下去點下面連結給他點起來

Annsley: 按讚、分享、留言嗎?

Andy: 可以留言

阿瑋: 你好直播的感覺

Andy: 是不是是不是,我是以後要當Youtuber

阿瑋: 真的嗎?我這一段會存起來欸

Andy: 沒有,開玩笑的沒有,開玩笑的,我沒有顏值,也沒有什麼…好啦,今天就主要跟大家講自己身邊有兩個例子,就是他們都有同樣有音樂的興趣,可是他們就是一個是正面例子,一個是反面例子,對啊,我先講反面例子好了,他不算反面啦,只是就是在興趣跟工作之間,就是沒有辦法取得平衡,這一個朋友是我大學的朋友,那他大學的時候就很喜歡音樂,然後那時候他就去學鋼琴,然後只要跟音樂有關的事情,他都是去參加,然後自己在家玩音樂這樣,那出社會之後我想說他應該會回去接他爸爸的事業這樣

阿瑋: 富二代

Andy: 他…對,算是二代,但我不太確定有沒有富

阿瑋: 所以他有接嗎?

Andy: 沒接,後來他一出社會…

阿瑋: 那還有缺人嗎?

Andy: 嗯…他爸爸有缺兒子

大家: (笑)

阿瑋: 那我們等一下私底下再聯絡

Andy: OKOK

Annsley: 你趕快去準備履歷

Andy: 然後反正就是他畢業後就去當直播主,那他在裡面就是就他賣藝的啦,就是不是賣臉跟賣身材,他就是在裡面玩音樂,那他後來也有就是順利到那個直播平台的排行榜上面,然後有經紀公司跟他合作,可是他剛開始也是就是收入蠻好的,可是就分幾個時期吧,就是到前年…去年的時候,就是我們在聊天,然後他就有一個困難就是說他覺得就是滿累的,因為他必須要符合就是觀眾的胃口,在唱歌或是創作方面都有點這樣子的導向

阿瑋: 需要迎合觀眾的口味

Andy: 嗯,有一點這樣子,就是因為他後來直播也不做了,那他跑去當駐唱跟去教音樂對那他覺得好像再這樣下去他好像也只能這樣子,所以他就給自己一個約定就是今年如果真的沒有再起色的話,他就要回到他的家裡面去幫忙

Annsley: 自己設一個停損點

Andy: 對對對對對,對啊,所以我就覺得是在工作跟興趣取得平衡這一塊是比較…就是最後是走向…就是他捨棄掉他的興趣,然後跟工作變成分開(去經營)了,那另外一個例子就是他也是很喜歡音樂,從高中只要跟音樂跟其他有關的事情,比如說音樂教室的小幫手啊…什麼這種他就去做,那也在去年還前年的時候,他就辭掉他原本正職的工作

Annsley: 他也是做直播嗎?

Andy: 沒有沒有,他畢業之後…因為他從高中大學就開始工作,但是一部分是為了賺錢,那另外一部分就是他有自己私下在玩音樂這樣子,他是分開的,那他到了出社會可能一兩年之後,他才決定就是他去教音樂、教吉他,那他現在已經做了差不多一兩年了,然後從剛開始很挫(怕),怕沒沒學生,然後到現在就是學生滿滿,要用Google排(隊)才有辦法

Annsley: 變成名牌教師

Andy: 對對對對對對對,但我就覺得在他的身上裡面我就看到一個平衡就是怎麼樣”把音樂變成飯吃”,那而且他教完學生之後,假設這個學生他有對音樂很有興趣,然後或者是說他有進步、有成長,他是開心的,就是他不會覺得是說”喔,你技術很好”,他覺得很開心,而是你真的喜歡這個…跟他一樣喜歡音樂

Annsley: 就是有同好的那種感覺

Andy: 你對這東西很有熱情,然後而且你是在熱情中進步,他就會覺得很開心,那這是我覺得在工作跟興趣裡面取得很好的平衡,而且他做得很快樂的一個例子

阿瑋: 那你覺得他們兩個的差別在哪裡?

Andy: 我覺得是看待音樂本身這件事情的角度,像我剛剛第一我大學朋友的話,他可能就會陷在一個說”我的音樂能不能給我賺足夠的錢?”

阿瑋: 所以就是以它的收益為導向這樣子嗎?

Andy: 對,那另外一個的話我覺得是說,音樂這東西能夠帶給人家什麼?

Annsley: 一個分享的角度

Andy: 我就覺得以這個角度為出發,那我就覺得很自然而然也沒有到很刻意

阿瑋: 反而比較開心,不用去一直擔心那些收益的部分

Andy: 我覺得當然是要一段歷程,就是你沒辦法剛開始做這件事情就獲得很好的收益

Annsley: 因為他前面也有打工,也有幹嘛,後面才慢慢的換過去

Andy: 而且剛開始也沒有很多學生,是慢慢的、慢慢的、慢慢的

Annsley: 慢慢經營

阿瑋: 慢慢改變兩邊的精力經歷比例這樣子

Andy: 嗯嗯嗯嗯嗯

阿瑋: 剛剛聽你講完那兩個朋友的案例,我覺得跟我之前的心態有點不太一樣,因為我自己也是一個蠻傾向走興趣的這一個人,就是比較不會去care說市場到底缺什麼,因為我覺得這樣子比較開心啦,就是像是我以前架遊戲伺服器這件事情,我那時候想做的也只是”我喜歡玩遊戲,所以我去做了一個伺服器,讓大家來一起玩”的那種感覺,可是我就不會去特地想說”我要去換錢”,或者是什麼”能不能維持我的生計”,可能那時候因為我是學生的關係,可是如果到出社會的這個階段,不代表我只能走遊戲伺服器這個路線,因為東西還是會被淘汰嘛,如果我去把我的格局只放在說遊戲伺服器這件事情上面的話,我就反而沒有路可以選擇,但是如果我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把這個看成說”我是不是喜歡coding?然後還是我是喜歡經營?還是我就是喜歡一個大家聚在一起的感覺?”去把它拆散來看,就變成比較多元的方向可以去選擇,如果說我喜歡codeing的話,我可能就是去當個程式設計師啊,我一樣可以做到一樣的事情,可是如果喜歡經營的話,那我可能就去經營一些side project,所以不代表說,我當下在做這件事情,我就只有這條路可以選擇,那以你朋友的例子來說,他喜歡做音樂,也不代表說,我就只能當一個創作者啊,我只能當老師這幾條路而已

Annsley: 就是還會延伸出很多不一樣的路可以走,但我覺得我自己比較像是Andy的第一位朋友的角色,因為就是像我以前比較喜歡畫畫,然後那時候還小,那個家長們就會說”喔~畫畫這個東西賺不了錢啊,這不是一個專業”或是什麼的,然後無形之中就會被影響,因為我那時候也就是想說畫畫就只能當畫家,但其實你看這個時代在變化,然後畫畫其實可以做很多的事情,包含現在的網路廣告也很需要這些技能,可能就是像是你說的這樣子,你要去思考你這個興趣可以廣泛應用在哪些地方,所以我覺得就是興趣和工作還是可以取得平衡的,但是要看你要怎麼樣去做這兩個的時間的調配,還有你要怎麼把重心放在中間,然後還可以就是維持你的生活,又維持你的興趣、熱情那些的

阿瑋: 可是以我自己的看法的話,我會覺得如果你對那個東西是真的有熱情的話,你根本就不會去…應該說這個問題根本就不會出現,因為你就很想要做這件事情啊,啊如果你的那個熱情又很夠的話,你只會想辦法把它實現出來而已

Annsley: 但我覺得像是畫畫、音樂這種東西就是本身就是比較有趣,然後這方面的競爭者也會很激烈,所以當你一開始一些優勢的時候,你必定會需要一些成本去支撐你去創作,然後要支撐你去生活

Andy: 可是我覺得我第一位朋友,他也是在解決這件事情啊,好那像剛阿瑋講的,就是假設你對這件事情熱情真的足夠的話,那你這些事情(問題)就不會出現,但我朋友就是他正在試圖解決這件事情,但是不成功

阿瑋: 會不會其實不是不成功,而是他只是在解決的這個過程中,他只是還沒有一個result(結果)

Andy: 但這個就牽涉到那你能做多久,跟那你接下來隨著年紀變大,你可能現在20幾歲,再接下來就是30歲

阿瑋: 那會不會設個停損點就可以直接定義這件事情?

Andy: 對所以我朋友就是明年若不成功他就回去

阿瑋: OK,我覺得這一個可能跟你自己的時間安排比較有關係,就是你規劃完之後你設完停損點,這段時間他怎麼去規劃可行性比較高才是你應該去探討的問題

Andy: 所以應該就是說,Ok,你今天要把興趣當工作,你已經進入到了一個階段了,可是沒有辦法(有)起色,你可能就是不一定要堅持在你現在all in在裡面,你可能可以用其他的方式,比如說你跟音樂有關,那你喜歡音樂,那你就做任何跟音樂有關,但是做這件事情是可以維持基本生計的一件事情就可以去嘗試,但或者是說你可以把它變成就是下班之後要經營的事情

阿瑋: 就是副業這樣

Andy: 對,是這樣意思嗎?

Annsley: 我覺得就是只要是圍繞著音樂的核心去進行就好,就像是你第一位朋友,他是主攻音樂,他的興趣是音樂,但是一開始他的音樂沒有辦法帶來收益,那他就去找音樂相關的工作去支撐他這個核心,然後在這個領域上慢慢成爲專家,對啊

阿瑋: 我覺得以我來說的話,我想要去做音樂這件事情我可能倒過來看,跟我自己本身的技能有跟哪些有相關,就例如說你們彈吉他不是都會看那個91譜的東西嗎?那如果以我自己的角度來看的話,我可能就想說,喔,我現在可能有一點點coding的能力,然後我去做這個東西,它可以讓我去維持生計的情況下,我有一個槓桿收入,那這樣子的狀態下,我就有辦法省下我的時間去做我音樂這件事情,就是說我不會馬上的就要投入在音樂裡面,如果我評估下來這件事情,它的阻力比較強的話,我可能會繞路,然後最後再回到我想要做的事情上面

Andy: 可是我朋友剛開始做直播也玩音樂,而且收入不錯

Annsley: 剛開始,還是?

Andy: 對啊,是就是我朋友做直播那段期間收入都不錯,只是他覺得那他一直投入這件事情,那最後他得到的是發展機會還會更高嗎?就他有點看不到未來的感覺啦

阿瑋: 可是這個就是關係到你直播對於你追求音樂這件事情到底有什麼目的啊,你如果只是為了單純生計的話,那你做哪一個工作都一樣啊,只是你的工作剛好又跟音樂有相關而已啊

Andy: 所以意思就是說Ok,你今天可以做這份工作,但你的音樂本質你必須要繼續往前走

阿瑋: 應該說如果這份工作只是為了讓你渡過這段時間的話,他有沒有接觸(音樂)工作,其實對我來說我覺得沒有差,而是這段過程對我來說是有價值,然後讓我去幫助我更好在後面接觸音樂工作的話,我覺得這樣子才是對我來說比較有效益的

Andy: 那要怎麼去評斷這件事情到底有沒有效益,因為我(Andy第一位朋友)剛開始做我有曝光機會,我又有錢,我又玩音樂,我覺得還不錯啊

阿瑋: 這就是關係到我前面講的兩點式思考,馬上又回到之前的(主題)

大家: (笑)

Annsley: 但我覺得你你剛剛不是有提到你那位朋友是因為要迎合大眾的口味,然後才覺得對音樂這條路失去熱情

Andy: 他沒有失去熱情,只是他覺得這樣子對音樂這件事情變了調

阿瑋: 就是看你求的是什麼啊,如果你目的只是當個直播主,這就是你的終點的話,那你就會一直去care說這個點到底能夠帶給我什麼東西,可是如果我是…比如說我後面要開一家音樂工作室好了,然後我現在就是缺資金,然後我去當音樂直播主,然後去賺我第一筆的創業金,那你這樣子迎不迎合觀眾口味對你來說都不會太影響你的心情啊,因為你就知道說這個階段我就是拿來蒐集創業資金而已啊,那我創業資金慢慢的累積比較多,然後離我開工作室的那個點越來越近,這才是我有在這條規劃上面的一個狀態啊

Annsley: 所以我覺得應該還是以目的性為主,就是你從事這一個工作,你的目的性是什麼,他從事直播主,那他的目的性到底是他想要創作自己的音樂呢?還是他想要名氣?還是他是想要這個工作的金錢?就是當他目的性沒有很清楚的時候,很容易就把所有東西全部攪和在一起

阿瑋: 然後到頭來就會想說”那我到底求的是什麼東西?”

Annsley: 對,就會互相影響,因為你看他…假如說他不做迎合觀眾口味的音樂,那他的收入就會下降,那就影響到他自己的生計,那他今天如果想要繼續走自己的風格,他是不是可以去找其他地方去彌補他自己的生計,那這群受眾失去了沒差,當他風格建立起來,可能前面會有一段往下跌的日子,然後他這個工作金錢會減少,但是他有其他地方支撐啊,所以當他就是慢慢(有)起色,得到新的粉絲之後,他是不是就可以繼續走他風格了

Andy: 但這我又想挖坑給自己跳了…

阿瑋: 來,挖,都挖

Annsley: 來挖

Andy: 沒有沒有,不是,因為我剛剛覺得是說,嗯…對啊,可是大家都在這個階段上面,那講到這裡,假設在這個階段,真的不盡人意,不盡你的規劃,那你可以支撐到幾歲?幾歲自己的停損點?

阿瑋: 我覺得這一個跟你自己的價值觀比較有關係啦,就是”幾歲”這個東西,另外一個方面還有別人影響你(的部份),例如說你的家庭,所以這樣縱觀下來,如果比如說設30歲的話,他離30歲的這段時間,他需要做到什麼樣子的成果,然後再往回推,這個時候應該要做什麼?我相信如果他這一段路是清楚的,他根本就不會去想說”我到底現在是要迎合大家口味,可是我現在做得又不開心”的這種狀態

Andy: 就是只要專注啦,只是隨著年齡長大,就會有很多現實跟社會觀感的一些…

阿瑋: 社會期待

Andy: 對,社會期待的一些因素會跑進來,所以隨著年紀增長,這件事情你會說興趣也好,或者是說到長大畢業之後變成夢想也好,然後但他是不是該有一個停損點,或者是要怎麼做才是最明智的,我想說這個就是一個坑哪

Annsley: 其實我也有想到一些就是之前點醒我的一些話,但我也想說就是留到下次再講

阿瑋: 喔~大家都很喜歡挖

大家: (笑)

阿瑋: 好啊,沒關係那就挖啊,大家都挖

Andy: 有點深、有點深

大家: (笑)

阿瑋: 好吧,那這一集就先這樣,感謝Andy還有Annsley

Andy: 不會不會,下…下次…下次…

Annsley: 下次再談

阿瑋: 每週同一時間是嗎?

Andy: Oh no!這樣會越來越深了

文章目錄

覺得主題不錯嗎?
可以給我5個讚喔XD
其他音頻主題
幫我買包菸_訪談10
訪談10. 第一天當老闆,可以再躺一下嗎? feat. Annsley & Andy

你在答應別人事情的時候,時間應該要規劃好了才對,所以當你說”OK,我可以完成”的這個承諾的時候,通常會接”我大概什麼時候會給你”,這樣子的話你的時間就規劃出來了,沒有辦法預估的事情只能說”這個東西可能要花點時間研究,我研究之後能夠預估了那個時間我再回覆你”,這樣才不會讓你的時間不確定性因素那麼高。

幫我買包菸_訪談09
訪談09. 這麼用心磨練你,還覺得我壓榨? feat. Annsley & Andy

磨練跟壓榨取決於自己的感受,你可以透過談判來跟對方討論,這個過程反而是展現企圖心的一個方式,如果你的目的是希望我可以成長到那個階段再拿到應有的薪資,這點OK,可是如果你實際上不是這樣想,你只是想賭我的話,其實這個問題馬上就可以問出來了,有些主管或人資都很看你有沒有企圖心,因為這個東西就是一體兩面。

幫我買包菸_訪談08
訪談08. 是自由工作者,還是撲火的飛蛾? feat. Annsley & Andy

你把這一件事情當成自己的事情,不要再用員工心態去覺得說”反正我知道時間內完成就好”的那種心態,把它當成你一直在燒你自己的時間,你就會想要把成本最小化,這樣做起事情來就不會影響到心態跟整個工作狀態,所以會需要自律跟做好自己的時間、專案管理,這些都是很基本也是很重要的,等於從心態到自律(行動)的調整。

幫我買包菸_訪談07
訪談07. 現在站起來,人生會直接關燈嗎? feat. Annsley & Andy

那些金錢、人脈、能力、使命評估的時候,最後還是回歸到你自己的能力,但這個跟實不實力沒有關係,這就是原則,你要讓人家覺得你是一個有原則,你對你自己有原則,對其人你也會有原則,這樣子大家才尊重你,或是可以直接面對這件事情,但需要摸清楚你每一個考量的點,然後給自己一個why(為什麼),最後做出決定就好。

幫我買包菸_訪談06
訪談06. 只是想蓋房子,誰說我愛堆磚塊? feat. Annsley & Andy

我在堆磚塊的時候覺得很痛苦,在懷疑熱情的時候可以問自己”我到底為什麼現在要堆磚塊?”,”喔,原來之後會形成一棟房子,那房子真的是我想要的嗎?”,用這個方式去收斂,那如果不是我想要的,我現在當然很痛苦啊,那如果是我想要的話,我為什麼不去堆磚塊?堆磚塊是一種方式啦,我指的是”我為什麼不完成這個階段”。

幫我買包菸_訪談05
訪談05. 若不跳到水裡,要怎麼學好游泳? feat. Annsley & Andy

所謂正規就是有一個體系去教你,好處是可以讓你知道它的全貌長怎樣,以至於很容易去分辨什麼是對的,那當然做中學的方式總有一天還是會發現這個東西,只是你可能當下不會發現,但不管是正軌體系或做中學,適合自己跟實際應用是最重要的,不管你是投入產業還是從補習班學,沒有運用就不會懂這個東西,因此還是需要先做過。

哈囉~願意給我一些建議嗎? 感謝你看到這裡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