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P18. 這次報價,如何不再當專業義工?
對於報價的心態跟角度,你可以從這些方向去切入,你的報價報太高然後讓自己感到心虛,可能你報的方式只有一個方向的想法而已,就像你看到報價單上面只列一點,你會覺得爆貴,但是如果你列得很詳細,客戶可能就覺得說好像物超所值,你做了很多事情的樣子,每一個細節都會去影響到你的最後報價,還有跟對方能夠接受的範圍。
對於報價的心態跟角度,你可以從這些方向去切入,你的報價報太高然後讓自己感到心虛,可能你報的方式只有一個方向的想法而已,就像你看到報價單上面只列一點,你會覺得爆貴,但是如果你列得很詳細,客戶可能就覺得說好像物超所值,你做了很多事情的樣子,每一個細節都會去影響到你的最後報價,還有跟對方能夠接受的範圍。
對錯留給自己就好,像談判這種軟實力要透過什麼方式看出差別,就是你講話鋪陳跟節奏掌握,能不能一針見血又不講白,絕對不會是因為你爭贏了多少對錯,你得先說服客戶才有機會驗證你的方法是否有效嘛,沒有人希望只是花錢請人來嗆自己做錯了,試著不要馬上提及對錯,否則講太過,對話立刻結束,那後面準備的資料也沒用啦。
透過了解對方的需求,然後針對想要的結果去包裝,不僅可以更容易地達到目的之外,也可以讓對方覺得你很認真在聽他講什麼,甚至還幫他整理思路架構為他設想,畢竟要引導對方之前要讓他覺得你在為他想嘛,當他已經覺得說”嗯,你確實在為我們想,為我們去找到問題並想出一些solution,那剩下的就是你的表演時間啦!
很多人蠻在意自己的職稱,反而比薪水還要更在意,等於你需要透過職稱才能顯現出你的價值,那你可能就是這個職稱的附屬品,大家對你的第一印象就不會是你這個人,而是你在哪家公司上班,反之若做什麼都專業的話,大家根本就不care你在哪一家公司上班,因為大家已經記住你的價值了,你的價值本來就應該來自於你自己啊。
這個思考方式是透過寫程式的過程中發想的,我覺得這樣規劃目標很好用,所以慢慢地分享給很多人知道,有一些人覺得還滿有道理,所以才去命名叫做兩點式思考,而當我學到黃金圈的邏輯後,覺得它配合兩點式思考可以更完整也更嚴謹,當一件事情的成本比較大,建議可以去分析它的原因後再做判斷,這樣你的決定才會更客觀理性。
這個思維大家可以去訓練一下,透過瑣事來練習,提升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邏輯也會比較有架構,當你在了解完黃金圈的思考邏輯之後,這時候才會用到兩點式思考,它們兩個之間我覺得是有關係的,雖然兩點式思考是我自己想的啦,把黃金圈理論(Why>How>What)這個思考邏輯學起來,畢竟已經被Ted的驗證過了嘛。
如果沒有辦法馬上的去改變現況的話,試著去轉換你自己的思維,評估這件事情到底在其他人眼裡重不重要?只有真的抓到核心問題,你的決定才會比較理性,如果這段時間就是照常工作,然後每天都工作得很不開心,這段時間的成本就會越高,保持理性的去審視你的整體的利弊,若決定不夠理性,可能就會掉到趨避衝突的陷阱裡面了。
你在答應別人事情的時候,時間應該要規劃好了才對,所以當你說”OK,我可以完成”的這個承諾的時候,通常會接”我大概什麼時候會給你”,這樣子的話你的時間就規劃出來了,沒有辦法預估的事情只能說”這個東西可能要花點時間研究,我研究之後能夠預估了那個時間我再回覆你”,這樣才不會讓你的時間不確定性因素那麼高。
磨練跟壓榨取決於自己的感受,你可以透過談判來跟對方討論,這個過程反而是展現企圖心的一個方式,如果你的目的是希望我可以成長到那個階段再拿到應有的薪資,這點OK,可是如果你實際上不是這樣想,你只是想賭我的話,其實這個問題馬上就可以問出來了,有些主管或人資都很看你有沒有企圖心,因為這個東西就是一體兩面。
你把這一件事情當成自己的事情,不要再用員工心態去覺得說”反正我知道時間內完成就好”的那種心態,把它當成你一直在燒你自己的時間,你就會想要把成本最小化,這樣做起事情來就不會影響到心態跟整個工作狀態,所以會需要自律跟做好自己的時間、專案管理,這些都是很基本也是很重要的,等於從心態到自律(行動)的調整。
那些金錢、人脈、能力、使命評估的時候,最後還是回歸到你自己的能力,但這個跟實不實力沒有關係,這就是原則,你要讓人家覺得你是一個有原則,你對你自己有原則,對其人你也會有原則,這樣子大家才尊重你,或是可以直接面對這件事情,但需要摸清楚你每一個考量的點,然後給自己一個why(為什麼),最後做出決定就好。
我在堆磚塊的時候覺得很痛苦,在懷疑熱情的時候可以問自己”我到底為什麼現在要堆磚塊?”,”喔,原來之後會形成一棟房子,那房子真的是我想要的嗎?”,用這個方式去收斂,那如果不是我想要的,我現在當然很痛苦啊,那如果是我想要的話,我為什麼不去堆磚塊?堆磚塊是一種方式啦,我指的是”我為什麼不完成這個階段”。
所謂正規就是有一個體系去教你,好處是可以讓你知道它的全貌長怎樣,以至於很容易去分辨什麼是對的,那當然做中學的方式總有一天還是會發現這個東西,只是你可能當下不會發現,但不管是正軌體系或做中學,適合自己跟實際應用是最重要的,不管你是投入產業還是從補習班學,沒有運用就不會懂這個東西,因此還是需要先做過。
哈囉~願意給我一些建議嗎? 感謝你看到這裡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