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P04. 多打你一下,怎麼好像我比較虧?
那時還沒有斜槓這個詞,在其他人眼裡跨域風險其實很高,要嘛挑一個變強,不然就是兩個都不強,在這些雜音這麼多的情況下,如何讓自己保持心態的平靜?從另一個角度去解析同一件事情,我覺得這樣子的思考方式可以讓你的格局慢慢變大,而當你可以去找出它主觀的成份,你就可以變成一個理性的人,同時講的話也會得有說服力。
那時還沒有斜槓這個詞,在其他人眼裡跨域風險其實很高,要嘛挑一個變強,不然就是兩個都不強,在這些雜音這麼多的情況下,如何讓自己保持心態的平靜?從另一個角度去解析同一件事情,我覺得這樣子的思考方式可以讓你的格局慢慢變大,而當你可以去找出它主觀的成份,你就可以變成一個理性的人,同時講的話也會得有說服力。
你在答應別人事情的時候,時間應該要規劃好了才對,所以當你說”OK,我可以完成”的這個承諾的時候,通常會接”我大概什麼時候會給你”,這樣子的話你的時間就規劃出來了,沒有辦法預估的事情只能說”這個東西可能要花點時間研究,我研究之後能夠預估了那個時間我再回覆你”,這樣才不會讓你的時間不確定性因素那麼高。
磨練跟壓榨取決於自己的感受,你可以透過談判來跟對方討論,這個過程反而是展現企圖心的一個方式,如果你的目的是希望我可以成長到那個階段再拿到應有的薪資,這點OK,可是如果你實際上不是這樣想,你只是想賭我的話,其實這個問題馬上就可以問出來了,有些主管或人資都很看你有沒有企圖心,因為這個東西就是一體兩面。
你把這一件事情當成自己的事情,不要再用員工心態去覺得說”反正我知道時間內完成就好”的那種心態,把它當成你一直在燒你自己的時間,你就會想要把成本最小化,這樣做起事情來就不會影響到心態跟整個工作狀態,所以會需要自律跟做好自己的時間、專案管理,這些都是很基本也是很重要的,等於從心態到自律(行動)的調整。
那些金錢、人脈、能力、使命評估的時候,最後還是回歸到你自己的能力,但這個跟實不實力沒有關係,這就是原則,你要讓人家覺得你是一個有原則,你對你自己有原則,對其人你也會有原則,這樣子大家才尊重你,或是可以直接面對這件事情,但需要摸清楚你每一個考量的點,然後給自己一個why(為什麼),最後做出決定就好。
我在堆磚塊的時候覺得很痛苦,在懷疑熱情的時候可以問自己”我到底為什麼現在要堆磚塊?”,”喔,原來之後會形成一棟房子,那房子真的是我想要的嗎?”,用這個方式去收斂,那如果不是我想要的,我現在當然很痛苦啊,那如果是我想要的話,我為什麼不去堆磚塊?堆磚塊是一種方式啦,我指的是”我為什麼不完成這個階段”。
所謂正規就是有一個體系去教你,好處是可以讓你知道它的全貌長怎樣,以至於很容易去分辨什麼是對的,那當然做中學的方式總有一天還是會發現這個東西,只是你可能當下不會發現,但不管是正軌體系或做中學,適合自己跟實際應用是最重要的,不管你是投入產業還是從補習班學,沒有運用就不會懂這個東西,因此還是需要先做過。
哈囉~願意給我一些建議嗎? 感謝你看到這裡ㄛ!